在DNF手游中,要说最不受玩家待见的系统是什么?圣者封印肯定是其中之一!之所以不受待见,主要是毕业太难了,不仅特性词条要随机,小词条要随机,祝福词条也要随机,以至于旭旭宝宝花了1万多块钱都未完美毕业,不过在10.10到来之后,策划却对这个系统改版了。圣者封印系统改版了在改版之后,特性词条可以不随机了,玩家可...
自动驾驶公司正加速“冲刺”IPO。
10月24日,(09660.HK)登陆港交所,融资54亿港元,开盘价3.99港元,高出发行价近三成,上市首日总市值519亿港元。
隔天(美东时间10月25日),(WRD.US)在纳斯达克上市,号称“Robotaxi 股”,发行价15.5美元,当日股价收于16.55美元,市值44亿美元。
2024年以来,除了已经上市的文远知行、地平线机器人以及黑芝麻智能(02533.HK),还有小马智行、Momenta、纵目科技、佑驾创新等至少4家中国智驾企业在排队IPO,业务覆盖Robotaxi、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 方案等多个领域。
他们为何扎堆上市?在 的中,地平线机器人和文远知行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商业化”,包括新一代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及商业化、自动驾驶车队的商业化和运营等。
随着 萝卜快跑拓展疆域、特斯拉Robotaxi发布,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自动驾驶有望步入商业化,IPO无疑可助企业在资本市场抢占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然而,自动驾驶目前只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试点落地,企业营收普遍无法覆盖成本,甚至连研发投入都远高于实际营收。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机器人,业务包括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 方案,2021-2024年上半年累计收入38.59亿元,同期研发支出则为68.1亿元,累计亏损高达226.18亿元。
与之相似,2017年成立的文远知行,提供Robobus、Robotaxi等产品销售,以及自动驾驶运营、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服务。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收12.18亿元,同期研发费用共计27.77亿元,亏损则为51.37亿元。
企业资金承压的同时,一级市场的融资环境在收紧。公开资料显示,地平线机器人获得包括种子轮在内的11轮,文远知行完成了8轮以上融资。不过,它们的最后一轮融资都停留在2022年。
随着上市成功,地平线机器人和文远知行能够缓解部分短期压力,却无法保障长期发展。本轮IPO,地平线机器人、文远知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51.4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和4.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包含3.2亿美元私募配售),都不足以支撑亏损额。
此外,上市企业的股价变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例如2024年年初至今,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MBLY.O)的股价已跌超70%;而“自动驾驶 股”图森未来早在2024年1月就已黯然退市,股价较发行价(40美元)跌去99%。
伴随着企业的起起落落,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也是一波几折,但这条路上从来不缺前行者。2024年10月25日,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宣布完成56亿美元的C轮超额认购融资,以进一步扩大其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目前,Waymo已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三地运营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些城市也成为人们体验自动驾驶的热门打卡点。
除自身产品和技术发展之外,自动驾驶产业涉及上中下游众多链条,既要在单一环节实现突破,还需撬动整个产业链升级迭代。
自动驾驶的远景光明,商业化前夜却黑暗而漫长。IPO只是开始,企业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实力,才能穿过暗夜、迎来黎明。
10月24日,深蓝航天董事长霍亮在 直播间预售2027年首次亚轨道载人旅行飞船船票,标价150万元,当日下单有减免50万元的 ,单张到手票价100万元。预售开始后,仅有的两张船票很快售罄。
2027年,购票旅客将乘坐飞船完成亚轨道旅行,旅程共12分钟,飞行任务采用深蓝航天可回收火箭和飞船载人舱的组合形式。飞船共有6扇全景舷窗,单次飞行可搭乘6名乘客。
• 点评:维珍银河、蓝色起源、S ceX……2020年以来,商业载人航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商业航天规模化的关键就是制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以此实现降本。深蓝航天计划在2024年11月开展运载火箭 级高空垂直回收飞行验证,2025年一季度实现运载火箭“入轨+回收”,载人航天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曹妍)
02 华为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
10月22日,华为发布(HarmonyOS 5.0),这是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实现了从内核、数据库到编程语言、AI大模型等的全栈自研架构。目前已有超过15000多个上架,覆盖18个行业,通用办公应用则覆盖全国超3800万家企业。
• 点评:华为最早于2019年8月发布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主要用于物联网;此后不断升级更新,如今终于在5.0版本切入移动操作系统,进入过去主要由安卓和iOS主导、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颇有三足鼎立之势。(谯雅馨)
10月21日,《细胞》(cell)发表荷兰癌症研究所(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团队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细胞内部的核糖体在遇到抗肿瘤免疫反应时,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类型,改造成一种拥有灵活臂结构(称为“P柄”,P-Stalk)的核糖体。P柄核糖体参与调控特定细胞膜蛋白的合成,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些处于“警戒状态”的细胞。而癌细胞则可能通过降低P-Stalk水平来抑制这类免疫监视机制,防止被 。
癌细胞可利用核糖体来增强隐形能力。图片来源:cell
• 点评:核糖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蛋白质制造机器。上述研究揭示了核糖体的多样化功能,不仅提供了对癌症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了解,还为免疫调节和潜在癌症 靶点提供新的见解。(罗仙仙)
10月22日,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研究人员Massimo Chi ti等在《自然·人类行为》(N e Human Behavio )发表论文,提出人工智能(AI)正在催生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系统0”。
人类已有两种思维模式:直觉、快速且自动化的“系统1”和更具分析性和反思性的“系统2”,“系统0”意味着将某些认知任务外包给AI,让AI处理大量数据并执行超出人类能力的复杂运算,其源于人类和AI系统之间的交互,在人与信息之间创造了一个动态的界面,“系统0”可与人类现有的两种思维模式并行运作。
• 点评:AI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决策方式,人类的心智活动正借助AI拓展得更远,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依赖“系统0”而不对AI反馈的信息保持思考,也可能使人丧失 判断的能力。(谯雅馨)
10月23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颜颢、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的钱珑和欧阳颀、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张成等人在《自然》(N e)发表论文,报告了一种受表观遗传学启发的DNA数据存储新方法表观比特(epigenetic bits),利用预制的DNA模板和分子活字块,通过DNA自组装和选择性酶促甲基化的组合原理,实现了在DNA分子上并行打印5-甲基胞嘧啶编码的数字信息。
在实验中,团队成功将超过27.5万比特的高清图片数据写入DNA分子,并通过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实现了高通量读取。此外,研究还展示了该技术在分布式存储应用中的潜力,通过个人定制DNA存储实验,60名志愿者在非专业环境下将私人数据写入DNA,相关数据直到测序才能够被解读。
点评:DNA存储多以化学合成的方式进行,成本高、速度慢,该研究打破了“从头合成”的写入路线,实现了 、低成本的大规模DNA存储。该研究还展示了分布式存储的应用潜力,在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增强了数据隐私,为DNA储存的个人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密度数据存储提供了新方向。(谯雅馨)
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 e Cell Biology)发表研究论文,介绍了全转录组可编程智能测序新技术——PROFIT-seq,它通过创新的复合逆转录策略和滚环扩增技术,能够捕获多种类型的转录本(包括多聚腺苷酸化、非多聚腺苷酸化和环状RNA等),还可在测序过程中实时控制,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富集目标转录本;此外,团队设计了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全转录组智能定量模型,结合目标转录本的全长序列和其他非目标分子的短时测序标签,实现了精准的全转录组定量分析。
• 点评:传统的靶向转录组检测方法需要在测序前通过探针捕获或实验富集,操作繁琐,且常常无法保留样本中的全部转录组信息,极大制约了靶向转录组研究的应用场景。上述新技术首次将全转录组捕获技术与计算机编程实时操控算法相结合,可广泛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罗仙仙)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
责编 黄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