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德国前副总理菲利普·罗斯勒(PhilippRösler)在新加坡出席由财新国际主办的第二届亚洲愿景论坛(AsiaNewVisionForum)时,如此对听众表示。
大概在三年前,北汽前董事长和特斯拉创始人都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续航不易太长论”,他们都提到了一个数据,就是300km-400km左右。
也就是说,一台电车的续航,如果能实际跑这么远,就足够日常使用了,虽然这三年电动化的发展速度 快,但回头来看,这个观点依然适用。
以目前热销的特斯拉Model Y为例,标定续航在500km左右,但其实能够提供的最长续航也只有400km左右。
满电理想情况下是100%-0%的放电过程,但事实上很多车型只会充到90%,并且会保留最后10%的电量。也就是说其整体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使用电量是80%左右。
夏天电车续航打9折,冬天打8折甚至更多,所以一台标定续航500km左右的Model Y,续航在400km左右已经很多了。
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用车强度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此前的调查数据显示,电车的用户群体,更多情况下是市区通勤使用,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电车的出勤率极高,城市中,充电桩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 站。
在这种出行强度低、补电方便的环境中,用户是不需要长续航车型的。
2、长续航车型其实没有竞争力,长续航就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包,如果无法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那么这种成本就是一种销售负担,从用户的购买选择上就能看出来,市场销售量最大的就是“标准续航”车型。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车型,实际续航都没有400km,比如说海鸥这种车型,实际续航可能只有250km左右,但依然把自己卖成了TOP1。
长续航车型被设计出来的初衷,是为了给足用户更多的信心,比如说长途。
但其实借助于大电池包带来的超长续航,收益率是极低的,长续航车型更重,电耗也就会更高,收益上的边际效益就会更明显。
另外,市场中的混动车型也开始逐步崛起,这代替了EV纯电动车一部分的出行场景,也就是说,如果需要经常跑长途的用户群体,自然就规避了纯电车,会直接选择混合动力车型。
尤其是在目前市场已经演化出来的大电池包插混车型基础上,就更没必要选择长续航电车了。
有一部分大电池包PHEV车型,纯电行驶能力已经超过了200km,是完全可以当成电车使用的,长途出行更是没有任何压力。
其实在过去几个月,纯电车型的增速被混动车型压制了,就是因为纯电车不适合长途出行,它更多只能攻克市区市场。
所以越来越多电车的设计方向开始改变,向着小而精、美而廉的方向设计,基于这种方向,长续航电车本身就是一种多余的设计。
我们的确也能看到20万以上的国产电车续航 长,理论续航一度超过了700km,这些车型更多面向的是类似于北京、上海这样对混动车型有所限制的市场。
用户选择最多的车型,还是15万以内,保证一定市区行驶能力、跨市行驶能力的车型,因为这些车型更贴合日常使用。